【微博】大模型善后工程师
真正的智能,不是让 AI 取代人,而是让人与 AI 各司其职。
在 AI 时代,最宝贵的不是会写代码的人,核心是知道要写什么代码、以及如何写出好代码,这样的人才拥有核心竞争力,才不会被淘汰。
大模型的 80 分危机
大模型在 vibe coding 领域明显表现出的超强起手特征。这种效率提升是革命性的,但瓶颈也随之而来。
它的瓶颈来自于大模型能轻易地将一个项目从 0 分做到 80 分,但从 80 分提升到 95 分以上的生产水准,却异常艰难。
我们会发现它擅长的快速生成基础代码框架、搭建网站原型、编写业务逻辑初稿,它拥有扎实的技术功底,却对业务背景和代码历史一无所知,所以评分却只能到达 80 分,而从 80 分到 95 分+ 是必要人去介入调优,而这一步却困难重重,需要大模型拥有基于现有信息去深入理解业务规则的能力、复杂的边界判定、性能优化、故障预案等,这不仅涉及到对现状的深入理解、还需要庞大的上下文支撑,同时需要人来引导大模型。核心是在于为 AI 提供精确的上下文信息。提供的背景越详实,AI 需要猜测的部分就越少。精确的上下文虽不能保证完全正确的结果,但模糊的上下文必然导致模糊的产出。
新角色:大模型善后工程师 - 人类专家大模型能秒出框架,但框架之后的那片沼泽地,依然是需要人要去跋涉的。
人类专家的工作就是专门负责处理由大模型生成的 80 分代码,将其打磨至上线的专业标准。本质上,他们是连接大模型快速产出与专业交付标准之间的桥梁,是弥补大模型在处理复杂、高标准项目时能力短板的关键角色,这一定是未来趋势,需要我们去思考:大模型没有淘汰程序员,而是重新定义了开发工作流。80 分危机和大模型善后工程师的出现,正是技术演进过程中的自然调整。